眼下正值汛期暴雨高发期,防汛防溺水作业形势严峻。茗山乡全方面展开防汛作业部署,从加密防护网到防汛演练常态化,构建“人防+技防”安全网。
6月13日,烈日当空,在上汪村上方水库大坝上,巡查员汪向清正猫着腰,用竹竿轻点水面,“水位距警戒线米,坝脚排水孔用铁丝网封死了,没危险。”这是他今日第2次巡查,作为水库办理员,安全员不只需求监控水域安全状况,还需求劝止垂钓、游水者远离该水域。
上汪村这座有60余年前史的水库,本年刚完结除险加固,不只新修建了结实的护栏,栏杆处还挂着救生衣、游水圈等防汛救援物资,新建立的防汛职责公示牌上。
不久前,在杨桥村杨桥水库,茗山乡防汛演练在这里举办。沿着堤堰前行,两名巡查员俯身整理坝体杂草。“这些草根会啃坏护坡,将草除洁净了,管涌、渗漏一眼能瞅见。”杨桥水库巡查员柯昌武和记者说,进入汛期,险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,水库办理处守时进行除险和演练,危情怎样看、沙袋怎样码、泵机怎样开,作业人员都了然于心。
据介绍,茗山乡30个村(社区)散布着327口山塘,不只数量多,覆盖面也十分广,让汛期防汛与防溺水压力叠加。怎么高效应对点多面广的防汛难点,成为该乡有必要直面的应战。
茗山乡坚持“安全榜首、提高警惕”准则,保证职责到人、履行到位。实施预案实战化,修订防汛抗旱、山洪防护等专项预案,提高应急呼应功率。安排专班对水库、山塘、河道等水利工程展开汛前“拉网式”巡查,同步储藏1000余袋防汛沙袋、十余台应急车辆等物资,以片区会集办理保证调拨功率。一起依托民兵、乡村干部组成抢险突击队,联合武装部展开水上救援、设备抢修等实战练习,并执行24小时值勤与灾情“零陈述”准则,构成全民防汛合力。(记者 但超)